分類
BOOK

畢恆達 : 研究即生活,生活即研究:2020進化版 作者序


研究與生活畢竟無法等同,但是卻有許多相通之處。一個平日就擅於聆聽、聊天的人,很有潛力可以成為好的訪員;反過來說,一位認真的研究者,在生活中也可能擅於同理他人的處境。Mills(1959)說最受人尊敬的學者不會將研究與生活分開,而是兩個部份相互滋養。將生活與研究分離時,可能也同時去除了主要洞見的來源。Peshkin(1985)指出研究者除了研究自我(the research self)之外,同時具有人性自我(the human self)。進一步說,一般人如果受到研究訓練的滋養,可以成為更具邏輯思辨能力的人。

研究的目的在於提升知識之深度,改善社會與眾人的生活。論文發表後,如果無人閱讀與引用,即使可以計算點數,意義有限。研究的成果除了發表論文,如果可以少些艱深的專業術語,使用大眾可以理解的論理與敘述,則可以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。一般人也可以從研究精神中獲得啟發,能夠分辨描述性詞語與判斷性詞語,提出足夠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,不要讓自己的信念或情緒先行,或可減少當前假新聞的傳播。我認為多讀小說多看電影,可以增加研究者的理論敏感度;而寫影評和寫論文,其實共享著基本的論證原則。《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》期待,研究可以往生活靠近,而生活可以往研究靠近。

這本書起源於學生的邀稿,撰寫幾千字參加論文口試的心得,刊登在臺大城鄉所的通訊上。隨著教學與口試經驗的累積,文章也不斷增補。二萬字的電子版本,由研究生傳給指導教授,從老師轉給學生,在台灣各大學流傳。後來有出版社編輯邀稿,擴充成六萬字的版本,於2005年出版,洪文龍幫忙取了一個厲害的書名《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》。傳統教科書,講述抽象應然的準則,然距離實際操作的實然,有時搔不著癢處。我嘗試從研究生的角度,體會一個學習者可能面臨的困境,並思考解決之道。有些教科書,講述寫作的規範與格式,強調跟著做就對了,要學生不要問為什麼。我則認為,不管是大到論文結構、文獻探討,小至參考書目要不要分類、為何要以姓氏排序,都有其設計的邏輯。不管同不同意,可以有個基礎來辯論;如果想要超越格式,也才知道對抗的是什麼。以前臺灣出版的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的書籍,書名通常是「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」、「論文寫作規範」、「如何撰寫學術論文」此類中規中矩的書名。《教授》出版之後,改變臺灣學術論文寫作的出版生態,《就是要這樣寫》、《傻瓜也會寫》、《通關密碼》此類書名成為常態。

《教授》於2010年修訂,增加訪談、無性別歧視、理論圖形等章節。十年之後這本《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:2020進化版》,又增補了白話知識論、研究策略與方法、研究倫理等單元。我希望,不論是新進或資深的研究者,甚至是不在學院中的社會人士,都能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對於生活與研究的靈感與啟發。

最後要特別感謝在撰寫初稿期間,幫忙校對、給予修正建議的吳嘉苓、林雯瑤、蕭文滔、黃子倫、劉應琳、劉昱辰、吳欣隆、饒祐嘉等人,感謝吳柏勳設計封面的手寫體書名、黃海濤設計小畢空間 出版社印章、施承澤與黃沛瀅協助拍攝玩偶,並感謝撰寫序言與推薦語的諸多同儕好友。

本書獻給我的母親,一位刻苦、勤奮、聰明、善良而環保的女性,張秀琴女士(1938-2020)。

原文出處 畢恆達